小鵬汽車“盜臉”被罰,回應“對相關法律不熟悉”

小鵬汽車“盜臉”被罰,回應“對相關法律不熟悉”

12月14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公示的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上海小鵬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九條第一款,被徐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10萬元,行政處罰決定日期為12月3日。

針對“違規采集人臉照片被罰一事”,小鵬汽車也是很快就給出了回應,發文稱:因為對相關法律不太熟悉,所以才錯誤地采購并且使用了違反相關法律條款的第三方供應商的產品,對於以上收集到的數據和分析,已經全部删除了,未作任何的保留,目前也不存在洩露或者違法使用個人信息的情況,對於處罰條款,也沒有任何異議。

在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小鵬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與某公司簽訂了《小鵬汽車門店客流監測項目框架合同》,約定自2019年3月1日起向該公司購買門店客流監測項目服務。小鵬付款購買人臉識別攝像設備後,安裝在旗下門店,用於采集消費者的面部識別數據,數據上傳至該公司後台系統,對面部數據進行識別計算,以此進行門店的客流統計和客流分析,包括進店人數統計、男女比例、年齡分析等,這些統計和分析結果被小鵬在經營中用作參考。

小鵬汽車“盜臉”被罰,回應“對相關法律不熟悉”

經查,小鵬汽車共向該公司購買具有人臉識別功能的攝像設備22台,全部安裝在旗下7個門店。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間,共采集上傳人臉照片431623張。截至案發,小鵬已拆除這些設備,上傳的人臉照片也已删除。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徐匯區市場監管局責令其改正違法行為,并對小鵬作出罰款人民幣10萬元的行政處罰。

值得一提的是,小鵬汽車汽車并非第一家因為收集人臉信息被曝光的企業。在今年央視的3.15晚會上還專門報道,央視記者曾在全國多地調查了科勒衛浴、寶馬4S店等20多家裝有人臉識別系統的商戶,跟小鵬一樣,只要進入了門店,都會采集信息。

一般情況下,汽車品牌4S店加盟,需要按照廠家建造及裝修標准,并采用統一視覺以及符合規定的維保設備,所以就會出現3.15晚會上的只是部分寶馬4S店安裝人臉識別監控系統。

但小鵬汽車被罰的多家門店,屬於小鵬汽車的子公司,采購監控設備也是源自廠家統一行為。

在今年7月份,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審理使用人臉識別技術處理個人信息相關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規定》第一條明確:處理“人臉信息”和“基於人臉識別技術生成的人臉信息”都是需要制止的行為。

在第二條中還有,在賓館、商場、車站、體育場館、娛樂場所等經營場所、公共場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使用人臉識別技術進行人臉驗證、辨識或者分析的情形都屬於侵害自然人人格權益的行為,違者依法處理。

但在3.15晚會之後,小鵬汽車門店依然還在收集信息,并以對法律不太熟悉導致誤采購作為解釋,似乎沒有那麼容易說通。

更何況,作為造車新勢力第一梯隊的企業,小鵬汽車在自動輔助駕駛等方面,都走得比較靠前。智能網聯作為小鵬汽車的主打賣點,信息收集與信息處理更是其強項,這樣一家掌握大量用戶的企業,僅以“對法律不熟悉,誤采購”的說辭,似乎不能被大家所接受。

一家能輕鬆地收集個人信息的汽車企業,如果也對個人隱私信息如此不重視,那其生產的汽車在使用過程中,所產生的大量信息能否有所保障?或許,小鵬汽車還需要更加坦誠才能讓人信服。

 

資料來源圖片出處
更多內容請關注 : 台籍大陸律師黃致傑粉絲專頁
延伸閱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股权若干问题的规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