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青發論壇:浙江發布76條惠台意見!
“從今天起,這一實施意見正式實施!”7月8日,首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在浙江省人民大會堂舉行,浙江省委書記車俊在開幕式上宣布浙江制定出台76條惠台實施意見,正式發布《浙江省貫徹<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幹措施>的實施意見》。
論壇開幕式上,車俊表示考慮到第一次來到大陸的台灣青年,為他們介紹到浙江省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表示,浙江是祖國歷史最悠久、最具經濟實力、開放程度最高、信息最發達、創業環境最優的省份之一。
同時,車俊表示,浙江與台灣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緣相通,浙台交流交往源遠流長,目前已成為大陸與台灣往來交流合作最為廣泛的省份之一。他用了三組數據來說明,第一組數據是浙江每年邀請4000人左右台灣青年學生來浙江交流,目前在浙江就讀台灣學生達400多人;第二組數據是從2011年開始每年邀請台灣大學生來浙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暑期實習活動,7年來累計邀請1411名台灣學生;第三組數據是浙江已有8個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累計入駐台資企業及團隊200多個,目前在浙江就業的台灣青年已達2000多人。
他還講了兩個例子,一是台灣新竹的鐘先生來浙在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當助理教授,在學校扶持下,自己開辦兒童科普知識培訓班,生意火爆。二是來自台灣基隆的呂先生來浙取得大陸中醫師職業資格,目前在浙江多家醫院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已在杭州安家落戶,還購置了兩套住宅。
車俊談到,台灣青年來浙江參訪交流後,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大陸和自己一直“所知道的”很不一樣,大陸很多城市的現代化水平超乎了自己的想象,這是一個讓你感覺一直往前走的地方。
為了讓台灣同胞更好地分享祖國發展機遇,積極響應、貫徹落實“31條惠及台胞措施”,車俊宣布《浙江省貫徹<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幹措施>的實施意見》正式實施。他強調,這76條的實施意見的核心思想是讓台胞台商與浙江居民的同等待遇應享盡享,台資企業享受本省扶持民營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政策的“雙靠待遇”應靠盡靠,可以先行先試的應做盡做據記者了解,在浙江省76條實施意見中,包含投資合作(32條)、科技創新(10條)、就業創業(13條)、文化交流(9條)、生活待遇(12條)等五部分。《實施意見》結合浙江省實際,著眼於有利於促進台企扎根浙江發展、有利於推進與台灣先進產業交流合作、有利於台灣專業人才在浙發展,進一步推動落實在浙台胞與本省居民的同等待遇。具體涉及投資合作、創業創新、轉型升級、金融服務、人才保障、就學就業、乘車、住宿、購房、辦理銀行卡等舉措,還在影視、出版、文化交流、衛生醫療等方面推出系列措施。
這76條實施意見,除了共性的外,著力提煉政策含金量,不少具有浙江特色,呈現多個亮點。如,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惠及台資企業,台資企業同享企業減負政策。第1條規定台資企業“雙靠待遇”,“同等享受省級和各地設立的各類扶持資金和出台的各項優惠政策”,從政策層面概括規定了台資企業的同等待遇。目前,浙江部分台商台胞聚集的地區已經出台政策意見,如寧波已出台80條意見,溫州市出台24條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