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審判最大涉國安案件 將不設陪審團
兩年前在民主人士中組織非官方初選,包括民選議員、工會成員和學者在內的約47名被告(「47人案」),遭港府「陰謀顛覆」起訴;法新社報導,文件顯示,這一香港迄今最大國家安全案件的審判準備性聽證會,將於9月和11月由港府精心挑選的三名國安法法官組成的公開法庭上進行。
德國之聲中文網報導,據新任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日前簽署的一項命令,對此香港迄今最大國家安全案件的審判,將偏離源自英法法系傳統,不設陪審團,原因是,此案具「涉外原因」,且考慮到「陪審員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並稱, 若在有陪審團情況下審判,有可能妨礙司法。
香港普通法法律體系依循陪審團審判制已有177年歷史,但北京於2020年在港實施的遏制異議的立法,允許案件由專門的國家安全法官審理。
此次審判將是香港第二起不設陪審團的國家安全審判案。 在去年的首案中,被控騎摩托車撞傷警員、犯有「煽動分裂國家罪」的23歲青年唐英傑對無陪審團審判的上訴失敗,被判9年監禁。
陪審團審判制曾被視為香港司法的「最重要特徵」之一。但2020年實施的港版國家安全法規定,涉及需保護國家機密或陪審員及其家人安全,以及若涉及「外國勢力」,則可不設陪審團。
「35+初選」案涉47名香港民主派組織及參與者,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包括港大法律學院前副教授戴耀廷等47名被告,是從溫和的改革派到激進的地方派的政治人物。此案去年3月首次提交法庭,在為期4天的聽證後,大多數被告不得保釋。
媒體人士被阻止報導大部分審前聽證會情況。
延伸閱讀: 台商聚集處 廈門疫情升 今起全員篩檢
加入[台籍大陸律師黃致傑]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