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須留意美中可能各自以國內法 進行涉台的法理競爭
美國近期可能通過《台灣政策法》,北京也密切關注其發展。政大東亞所特聘教授暨國關中心副主任王信賢12日表示,中國大陸會否在其反獨或促統的法律上有所動作,將視美國《台灣政策法》最終內容而定。他提醒,我們必須留意,美中是否可能各自以國內法來進行涉台的法理競爭。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12日舉辦《一個人或一個時代:習近平執政十週年的檢視》新書發表會,王信賢出席發表會時做出上述表示。
王信賢分析,從北京的觀點來看,台灣問題不是單純的兩岸關係,而是鑲嵌在「兩個大局」之中,其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國家發展戰略,其二是美中戰略競爭的國際大局。就此而言,過去學界認為台灣問題在中共的決策序列裡處於偏後,但若考慮到兩個大局,台灣問題在北京的決策序列中會一直往前挪移,特別是台灣問題現在更涉及大陸的主權安全與發展核心利益。
對於即將出爐的二十大報告涉台內容,王信賢預估,起頭應為「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結尾則是「團結台灣同胞共謀民族復興和國家統一」。而其中的頂層設計是「新時代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政治定位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及「一中原則和九二共識」,實踐方案是:積極透過民主協商、探索「『兩制』台灣方案」,對台政策則會寫明反獨、促統、促融與反對外部勢力干涉。
王信賢指出,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之後,第三份對台白皮書裡頭更加把反獨與反對外部勢力干涉連結起來。他表示,過去這幾個月,對台灣而言是最好的時代,因為台灣的國際能見度大增;但這也是風險最高的時代,因為中共對台的急迫性正在增加。
針對美國正在力推的《台灣政策法》,王信賢提醒,我們必須留意,美中是否可能形成各自以國內法的方式,來進行涉台的法理競爭。他指出,中共對台法理鬥爭分為兩部分:第一是反獨法律,未來須關注《反分裂國家法》會否修法或推出施行細則,尤其是涉及「非和平手段」部分。第二是促統法律,須留意北京會否推出《國家統一法》、甚至是《台灣基本法》。王信賢表示,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北京將視美國《台灣政策法》推出的內容去做調整。
更多內容請關注 : 台籍大陸律師黃致傑粉絲專頁